黄金

什么是金币?

  金币的概念

  金币是黄金铸币的简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币是泛指所有在商品流通中专作货币使用的黄金铸件如金锭、金饼、金元宝等;狭义的金币是指经过国家证明,以黄金作为货币的基材,按规定的成色和重量,浇铸成一定规格和形状,并标明其货币面值的铸金币。

  世界各国的金属铸币,最初出现时其材质不同,形状各异,也没有面值,只是以后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为了方便使用,才产生了带有面值,平面圆形的金、银、铜、铁等不同材质的铸币。黄金铸币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如此,最初的黄金铸币是板状形的,以后又出现了条状形、元宝形等。这个时期的铸币是以重量为其价值单位,因此这种铸金货币又被称为称量金币,如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一枚最早的铸金币就是公元前7世纪,在地处小亚细亚西部的古国里底亚(今土耳其境内),按黄金73%、白银27%比例组合的金基合金铸造币。

  我国铸造金币的历史大约开始于战国时期,《战国策》中就有君主在对臣下的赏赐或赠予时“用黄金三百镒”的文字记载,说明黄金在当时的流通领域已居于颇为重要的地位。《管子·地数》中则更明确地指出:黄金为中币,刀币为下币。这也表明当时黄金和铜这两种金属作为货币是同时被投入流通领域中使用的。198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南窑庄、穆店的郢爰,俗称“印子金”,就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6~221年)楚国铸造的一种黄金铸造货币,它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有固定的形状、一定规格以作货币使用的最早的黄金铸币。当然用现代的标准来看,这种金币充其量还只能称其为金饼或金块,但不容置疑它已具有金币的些基本要素,是现代金币的雏型。到了秦汉时期,我国的币制已趋于统一,规定黄金为“上币”,金币的形状也多了起来。以后随着商品货币流通范围的日益扩大,金银币种类、数量也就不断增加。总之,在漫长的货币发展历史中,金银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人类社会进人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急剧变化,世界各国才普遍采用纸币来代替流通中的金银币,而金银则更多地被用来铸造各种纪念币。纪念币的流通价值功能已让位于纪念和收藏价值功能。据20世纪80年代末的统计,世界各国用来铸造金币的黄金年耗用量约为19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