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

中国黄金匮乏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具体因素?

  中国一直是一个黄金贫乏的国家。虽然与世界其他民族一样,黄金在我国历史上也是财富计量单位和财富的象征,但事实上,由于中国黄金总量上的缺乏,使得黄金很难成为财富流通中的主角。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承担流通货币功能的主角是白银。中国“贫金”的现实一直持续到今天,导致中国“贫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历史原因

  考古发现,在汉代以前,中国社会商品流通领域中并不缺乏黄金,整个社会中黄金流通总量也并不低,这可以从汉代以前的墓葬考古中发现大量黄金饰物获得证明,从各种历史文献中也可以看到当时黄金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据当时的历史文献记载,皇帝赏赐有贡献的功臣战将,往往动辄几百斤黄金。

  汉朝以后,中国社会中的黄金总量突然减少了,这是什么原因。这一点到现在一直还是一个谜,这个谜团需要考古学界继续研究破解。其中一个说法是,汉代以后,中国朝代更替频繁,农民起义层出不穷,各种战争一直绵延不断。

  当时黄金大都储备在王公贵族和地主阶层手里,这些王公贵族和地主阶层恰恰是各种战争与农民革命的掠夺对象,为了保存这些财富,王公贵族和地主阶层会将黄金这样的高价值财富藏匿起来。每次战争结束,很多王公贵族和地主阶层被革命浪潮消灭,这些藏匿的黄金财富就成了无主的、消失了的财富。

  汉朝以来,各种战争和革命频繁爆发,延续了上千年时间,大量诸如黄金这样的高价值财富就湮没在华夏大地的各个角落中。“一人藏匿,百人难寻”,大量黄金就成为中国历史上消失了的财富。

  二、近现代战乱因素

  除了上面的历史疑案外,近代中国历史上的诸多事件,也加剧了贫金的现实。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受西方列强近百年的掠夺与盘剥,大量的白银和黄金被当作鸦片货款和战争赔款流出中国,加重了中国黄金与白银等贵金属硬通货严重匮乏的状况。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更是造成了我国黄金与白银的大量外流,一部分黄金与白银用作从国际市场购买军械物资的资金支付出去,另一部分则被,些达官显贵携带外逃出国。

  三、国民党“金圆券”事件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炮制的“金圆券”事件,是一个有代表性的黄金外流事件。金圆券是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在大陆发行的一种货币。1948年8月开始发行,1949年7月停止流通,只使用了十个月左右,贬值却超过二万倍。国民党政府曾在1935年开始发行法币。抗战期间,由于财政支出增加,法币大量发行。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为了支付与共产党作战的军费,法币发行量更是大大增加,战后三年时间里增加一千多倍。在政府库存黄金、外币都没有实质增加的情况下,法币猛增造成了民间的恶性通货膨胀。为了挽救面临崩溃的经济,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实行所谓的“币制改革”和“限价政策”。

  国民党政府颁发的《金圆券发行办法》规定,金圆券每元含黄金0.22217克,发行额以20亿为限。按1金圆券折合法币300万元的比率收兑法币,同时规定黄金1两等于金圆券200元,白银1两等于金圆券3元,美元1元等于金圆券4元。金圆券发行初期,国民党政府使用高压和诱骗等手段强制推行这个法令,命令国统区的士农工商必须在1948年9月30日前将所持黄金和白银全部兑换成金圆券,过期不交者,一律强制没收。

  由于没有严守发行限额,造成恶性通胀,民间经济陷入混乱。特别是城市中产阶级所受的经济损失巨大,令国民党失去最重要的支持者,这也是国民党在国共内战中迅速垮台的原因之一这些用金圆券兑换来的黄金和白银,以及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历年储备的黄金、白银等,在1949年由军舰押送至台湾。关于这笔款项的数目,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四、新中国黄金仍然“匮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就是在这样一个几乎“无金”的中国大陆上开始战后的经济建设和金融体系建设。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在黄金问题上一直实行严格管制,黄金开采企业必须将生产出来的黄金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由中国人民银行将黄金配售给用金单位。

  新生产出来的黄金,主要用于我国紧急国际支付和国家储备。到1982年,社会大众才开始有权力拥有黄金,拥有黄金的渠道是通过商场购买黄金首饰。综上所述,中国黄金“匮乏”的历史原因就比较清楚了。正是因为这种历史上的黄金“匮乏”,导致人们缺乏对黄金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对于黄金的重要作用和金融功能更是了解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