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

黄金的金融属性——货币天然是金银

  黄金的金融属性——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有一个著名的论断:“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这句话呢?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和社会结构分化以物质生活资料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资源的分配变得十分重要。为了解决这问题,先贤们探索出了设定某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一交易媒介(货币)和交易制度(等价交换),来解决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分化后产生的社会经济资源的分配问题。货币和交易制度自产生以来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货币经济关系和货币金融关系。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货币的载体选择什么材质、如何设定货币的单位,直是·个关键问题。首先,币材的选择和单位的设定关系到货币推广的便捷性(容易得到社会认同)和货币属性的稳定性(与物质生活资料的比价关系相对稳定)等问题。其次,货币的币材选择关系到社会经济资源(物质生活资料)配置的方向和效率,进而对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的分化产生影响和作用。

  货币的币材选择往往处于两难困境中。一方面,货币币材的确定要考虑其取得的便利性。易于获取的币材在货币推广方面比较容易执行,并且在货币属性延伸到货币信用领域时能够承受信用创造对币材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货币的制度设定要求币材的属性十分稳定,并且不容易获取。因为较容易获取的币材往往难以控制其流量和存量,从而使货币属性所要求的价值尺度不够稳定。然而,如果币材的取得过于艰难,或者在自然界中的存量过少,那么在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复杂化的趋势下,货币币材存量的增长将难以满足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流通、分配循环中货币存量的必要增长,从而限制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分化的发展。

  基于上述原因,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选择贵金属或其他稀缺难得的资源作为币材,从而使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在整个货币史中处于非常突出的地位。黄金这种共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并且十分稀有的贵金属,能够在历史上长时间担当货币职能决非偶然。

  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管子的言论中已有“黄金刀币,民之通货也的记载。“金”已经是排在“玉”之后的高等级货币载体之一。中国广泛铸造和使用金属货币,是春秋战国(公元前475年一公元前221年)时期。这个时期,商品经济的持续飞跃发展促使各诸侯国纷纷铸造金属钱币。当时有金、银、铜三种金属货币。春秋战国时期广泛流通的是铜质的蚁鼻钱、银质的铲状布币、金质的郢爰等金属钱币。金币是楚国(当时的一个小国)的主要货币形式之史称楚金币为印子金、版金、金版、饼金等,现在一般将楚金币称做爱金。爱金是目前中国发现并已记录最早的黄金货币。在已发现的爰金中,钤印有“郢爱的占绝大多数。

  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楚金币,除极少数为草葬出土的以外,绝大多数来自于窖藏财富。从考古文献中可以看出,黄金的流通仅限于上层社会,并且只在国际礼聘、游说诸侯、国王赠赏、大宗交易时才使用。楚国之所以能在中国最早利用黄金作为货币,是因为楚地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

  中国以外的其他古代文明利用黄金作为货币的历史更加久远。埃及十一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黄金已被作为赐封财富的计量单位,成为货币载体。公元前5世纪,黄金铸币已作为古希腊城邦商业往来的结算载体,并发展出了商业银行雏形。14、15世纪航海大发现,美洲黄金大批运抵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初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为其后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初期的货币币材准备。

  19世纪,随着美国西部淘金潮及其他地区黄金地质资源发现与开采,黄金生产能力持续在历史高位运行,黄金供应量持续增长,使黄金作为区域性国际贸易及其国内贸易结算货币成为可能。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和古波斯铸造金币,金铸币从此流通于欧洲大陆、地中海及周边地区。

  金本位制的真正确立是在近代社会。1861年,英国颁布“金本位制法令建立货币本位的单一金本位制。1878年,法国签订协议暂停银币自由铸造权,向单一金本位制过渡。1879年,美国在实践中引入单一金本位制,1900年颁布“金本位制法令”,正式建立单一金本位制。其间,虽然曾因战争等原因金本位制暂停,但总体上金本位制因金汇兑本位的创新而得到延续,并随着19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立推广至各个工业化国家,最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才导致黄金在名义上被非货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