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至今的“黄金大牛市”概况如何?
下跌的金价刺激了它的实际需求。20世纪90年代末,单单用于首饰生产的黄金就比1850年高出一百倍,由于人口在此期间只增长了五倍,因此,平均每人的金饰消费增加了二十倍。
20世纪90年代的强势美元似乎让人想起了50年代的美元时代。一方面,美国以昂贵的价格输出标准品牌和新经济技术,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劳动力和原材料;另一方面,以亚洲为代表的高速成长经济体系采取出口导向和重商主义,买入美元资产来平衡升值的汇率。而美国发达的金融资本市场,也使得其他发达经济体系参与其中,这些造成了大量的美元需求。
强大的美国国力和强势美元在2000年达到了顶峰,纽约时代广场的国债时钟(1989年建造,提醒人们关注巨额国债)停止运作,美国录得了2360亿美元的预算盈余。
但三年后的2003年10月9日中午,国债时钟上的数字是国债68200亿美元,一天后的十月十日,又增加了16亿美元。
恐怖活动、战争和近六十年来最不济的股市表现,令美国再次陷入赤字的深渊。布什带着美国史上最大的赤字进入2004年的总统大选年。当时,美国总负债占美国GDP的294%,比大萧条时的270%还要高。
如此恶劣的国家财政,却被美元作为世界领导货币的惯性掩盖着。自2000年起,美国M3供给增长2.3万亿美元,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信贷扩张时期。说白了,就是滥发纸币。
世界上充斥了美元,黄金又开始被人视作稳定的投资工具乃至货币的标准之一了。
在美国连续大槁降低利率的带动下,全球掀起降息潮。2001年美国连续11次下降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从年初的6.5%下调至1.75%,同时将贴现率下调至1.25%。欧洲央行4次降息,欧元区再融资利率下降到3.25%。日本在2001年3月再次恢复零利率政策。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也普遍大幅下调利率。利率水平下降使金融资产的收益减少,使黄金的吸引力增大。
美国“9•11事件”使全球经济衰退程度进一步加深,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海湾战争以来的最大降幅;欧洲增长势头渐衰;日本经济陷入10年来第四次衰退;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出口大幅下降,金融状况持续恶化,国际市场上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券利率与美国国库券利率差进一步扩大,显示出这些国家金融风险的增加;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净资本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出现负值,潜伏着爆发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危险。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大,促使黄金的保值作用再次受到重视。
于是,在经历了长达20年的熊市后,黄金价格终于在2001年启动,开始了一轮长期上涨行情。
2001年,国际黄金价格从年初的每盎司268.6美元上升到5月18日的每盎司286美元,在美国发生“9•11事件”之后,国际金价被推升到298.50美元每盎司,为2001年的高点。
进入2002年,国际黄金价格继续大幅攀升,最高355美元每盎司;2003年最高418.6美元每盎司;2004年最高457.29美元每盎司;2005年最高541美元每盎司。
2006年,黄金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2006年3月24日至5月12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金价从每盎司550美元单边上行至每盎司730美元,涨幅32.7%。从2007年上半年,金价一直处于震荡盘整阶段,直到8月底,金价受油价上涨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剌激再次上扬,随后便如脱缱野马一样狂飙。2007年10月16日,金价突破750美元每盎司,最高冲到767.8美元每盎司;2007年11月2日,突破800美元关口,最高报806美元每盎司。
2008年1月3日,金价每盎司金价突破850美元关口,最高报861.5美元每盎司;2008年1月14日,国际金价破900美元每盎司关口,最高冲到910.75美元每盎司;2008年3月17日,黄金价格又创出了1032.08美元/盎司的新高。
发端于美国的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已由债务危机发展为流动性危机,进而发展为信用危机。次贷危机越演越烈,2008年3月中下旬开始,全球市场股市暴跌、楼市下滑、美元动荡,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遭遇重挫,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2008年3月17日金价在1032.08美元每盎司的高点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拖累,金价开始了一轮中期调整行情,下滑至每盎司681.45美元的低点。
2008年9月15日,当世界投资银行巨子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以及美国国际集团被美国政府接管的消息传开来以后,在金融市场弥漫着一种的恐慌气氛。如果银行再倒闭,钱存在银行也不保险,当地的人们纷纷跑到银行去挤兑。此刻,人们自然而然想到最原始的保值商品——黄金。于是,投资者疯狂地涌入黄金市场,黄金价格迅速飙升。
由于美联储连续10次降息,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刺激经济救市计划,主权信用最终受到各方的质疑,避险者“走投无路”,黄金作为最终避险工具的功能就发挥了出来,从而推升了黄金保值避险,造就黄金市场“一枝独秀”。2008年底,黄金走上了连续上涨之路,金价年线呈现出罕见的九连阳。金价从2008年10月681.45美元每盎司开始上涨,于2009年12月3日黄金价格再次刷新历史的高点达到1226.42美元每盎司,仅隔一年翻了近两倍。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使得全球宏观经济前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再加上发展中国家严重通胀预期,以及对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和量化宽松政策所带来的货币贬值问题,金价从2010年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1月4日)的1099美元开始上涨,随后一鼓作气地突破了1100美元、1200美元、1300美元、1400美元等关口,并在12月7日创下了1430.2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
进入2011年,经过两个月的调整,源自于突尼斯,蔓延至埃及、利比亚等国的动荡推升了金价。3月2日,现货黄金报价每盎司1436美元,刷新2010年的最高价。2011年9月6日,国际黄金现货最高触及1920.03美元/盎司。
业内认为,黄金价格不排除会有一定程度的回调,但总体说来,上涨趋势不变。渣打银行(Standaixl-Chartered)2011年6月14日发表了一份长达68页的研究报告,预测5年内黄金价格将上涨3倍以上,达到每盎司5000美元;《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则说:黄金涨到10000美元每盎司都不吃惊。
黄金是稳定世界的锚,是政治的天平,也是经济的天平。随着各国货币的超发,流动性泛滥所造成的全球通货膨胀不可避免,而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于黄金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从目前的国家金融资产配置看,由于美元信用本位受到质疑,许多国家和经济体的央行增持了大量的黄金,用来抵御因持有美国国债太多而带来的风险,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黄金货币本质的回归。